比色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员动态

文章内容

山东对广东的贡献,山东对新中国的贡献

tamoadmin 2024-07-17
1.山东在全国属于什么地位?2.山东GDP比广东江苏少很多,同为经济大省究竟差在哪里?3.2023各省gdp4.中国养老金真相:东部7省市净贡献,22省份最受益

1.山东在全国属于什么地位?

2.山东GDP比广东江苏少很多,同为经济大省究竟差在哪里?

3.2023各省gdp

4.中国养老金真相:东部7省市净贡献,22省份最受益

5.钱钟书说“中国有三个半人”,该怎么理解?

6.山东GDP增量

山东对广东的贡献,山东对新中国的贡献

问题一:广东人怎么样 我和你说一下吧,我是一个山东人,在广东待了6年了,广东人很幽默,这是一点,爱开玩笑(你别受不了)广东人很务实,大多数人所说的现实,其实是务实,两者不一样,广东人能吃苦,会享受生活,聪明.广东人敢爱敢恨,少数人可能不理解他们的那种方式,广东人很真实。广东人不会乱施同情心,同时他们很有爱心。对待朋友不会像少数山东人百分之百的掏心窝子,但是稍微的会有点双赢的心情,但是有忙他会尽可能的去帮你,如果你和广东人真的去用心交朋友,他会很玩命的帮你,尤其是潮州人和汕头人,总之这是我所理解的广东人,很江湖。我已经适应了广东,所以户口已经迁移到广东了。

问题二:其实你不懂广东人怎么样 生活在广东已经连续有一年九个月。找的老婆也是广东人。想想刚来的时候,都以为广东是个奇怪的地方,那里的人民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做。 现在才发现,广东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书里面有句话,说,山西人是你赚了我不干;上海人是你赚得比我多不干;广东人是只要有点赚我就干;香港人是只要不亏我就干;日本人是眼前有点亏将来有赚也要干。 好厉害的。务实是广东人的品质中最可贵的~~~ 希望大家都来读这本书~~了解世界才能了解自己,文化就算是对立的或者不和谐的也要试着去接受它,只有能够包容接受的人和地方,或者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可是,不管如何,地方文化和中央文化都是矛盾而不可调和的。无论是封建社会的中央 *** ,还是现在社会主义的 *** ,本位思想都是存在的。以中央 *** 的所在地作为“王地”,这里的文化作为“正统文化”,这些所谓正统和文化的统一,正是改变的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的多样性。 正如这自然界,倘若到处都是绿叶红花,而没有黄叶,没有紫色没有蓝色没有粉色,这怎么能成为自然界。单调乏味是我们进行这样的文化改造的必然方向和必然结果。这一切都是我们不希望看见的。我想,这也是某些高位者不想看见的。 我宁可在广东听见粤语,在西安街头听见陕西话的秦腔,在上海的弄堂里经过倾听者吴侬软语。这样的景象才是我们能真正享受的中华文化。 在文化面前,没有绝对的正统之说,只要有存在,有基础,有世界能够容纳的空间,文化,都是单体的伟大的存在。它让人们感动,让人们为之动容。 这本书,表面上是在向不懂广东人的人分析和解释广东,但事实上,是站在一个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向那些正统文化的创造者和坚守者 *** *** 。 广东只是一个地方,它坚持自己的文化,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没有错,反而对~

问题三:广东这地方怎么样 发展挺好的!

问题四:广东人怎么样啊 30分 广东人,一般指籍贯广东、祖籍广东或在广东出生的人。广东人主要分为广府、客家和潮汕三大族群。广东的人口分属56个民族,广东广府人亦称粤人,人口最多,其中汉族人口有9030万人,占总人口的98.02%;少数民族人口164万人,占1.98%,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 *** 、满族等,还有近年从全国各地移居到广东,获得本地户口的新移民。以及居住在海外的广东籍华人、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等,此词条将新移民、少数族裔、广东籍海外人士以及港澳同胞全部归于一个其他类,共分为四类。

广府民系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融合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 。

问题五: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 108分 广东医学院改名为广东医科大学,还算可以,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这几个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还不错。比广州医科大学差一点

问题六:广东工业大学怎么样?广东工业大学好吗 一本大学,在广东这边有一定的知名度,就业在广东省内也不错,广工开设的专业大都是工科专业,如果你想学工科,然后分数又刚好够的话,可以考虑广工的

问题七:广东省中山市这个城市怎么样 你去的应该是孙文学院吧,那学校环境还可以,我十七岁就来中山工作,工作关系经常到处跑,我回答下你的问题吧,

1.这个城市的治安怎么样,因为要独自一人去那边上学,所以比较关注治安,特别是晚上的时候。

答:就整个广东来说中山的治安是最好的,特别是市区,晚上在市区还是不怎么怕的,很经常看到巡警在定点巡逻,这两年又在各大路口和人烟少的地方装了不少的监控.但怎么说都好凡事都要自己小心,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只有相对小心的人.就你去到美国又怎么样.

2.城市经济建设如何?市区大么?相较杭州市区来说?

答:城市建设中规中矩,市区大小?还敢和杭州比啊,一辆摩托车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围着转一圈了,以我的经验,不要太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太大的城市太乱.高楼大厦不太多,但休闲的地方不少,城市环境没得说,全国卫生城市,就是城中村,也很少看到垃圾满地的现象,镇区相对差了点,但也不是很差.

3.地区气候?比较喜欢冬天,不喜欢很热的地方,不知道中山的气温一般怎么样,毕竟要待上至少4年的时间,所以想知道一下。

答:中山全境都在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气候炎热,雨量充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中山的年均降水量为1748毫米,降水量季节间变化很大,4月至9月间的降水量占到全年的81.3%。中山的年均气温为21.8℃,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3℃,7月最高,为28.4℃[5]。中山市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和暴雨,台风主要发生在5月至11月之间,暴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这个是气象局说的我也认同)

4.有没有大型商场可以购物?

答:最大的是大信新都汇,一站式什么都有,连锁的中山最出名的是壹加壹超市,还有其它的大大小小如万佳,君悦之类的多如牛毛.在珠三角的城市你问这个都是多余的,肯定多了去了

5.这个城市在吃的方面有没有什么特色?

答:这个就多了:

中山传统的本地菜式以粤菜为主,在五桂山一带的客家人中还保留有传统的客家菜式。中山菜按地区和民俗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民田地区菜、沙田地区菜、小榄地区菜、五桂山区菜和岐江环城菜五个流派,其中除五桂山区菜为客家菜流派之外,其余均为粤菜流派。中山粤菜的特点是口味清淡、鲜美、注重原汁原味,入菜的原料取材广博,烹调手法推阵出新,在传统菜式的基础上不断变化。相比于广州的粤菜,中山的菜式来自于民间,乡土色彩浓郁一些,多为家居烹调方式的菜式。另外中山是水乡,靠近海边,海鲜和淡水鱼虾等食品丰富,使得中山菜有了良好的原材料。中山粤菜的特色菜式有:石岐乳鸽、钵仔禾虫、走地三黄鸡、小榄炸鱼球、三乡小炒、椒盐水蛇、蒸三干、白灼鱼皮、砂锅鱼头等。中山五桂山一带的客家菜是另一种特色,由于居于山区的客家先民多从事重体力劳作,为了补充盐分和不易饥饿,客家菜一般都加了很多的油盐,味道偏重咸、肥、香,食物的原料多取材于放养于山间的鸡、鸭等家禽。五桂山客家菜的特色菜式有酿豆腐、娘酒煮鸡、客家咸鸡、炒山坑螺、煎山坑鱼等。中山还形成了两种特别的饮食习惯,它们是饮茶和打边炉。中山的饮茶和北方的不同,并不是以品茶为主,而是以吃各种广式点心为主。饮茶的时间通常比较长,人们习惯在这段时间内谈生意和交流感情等。打边炉则是中国北方所称的火锅,中山的特色火锅有狗肉火锅、鲤鱼火锅、脆肉鲩火锅,还有沙溪的粥底火锅等。这两种饮食习惯由来已久,在民国时期,中山县城即有多达30间的酒楼,分布在凤鸣路、长堤路、孙文西路一带,而大庙下、长堤路、悦来路一带则沿街分布着很多打边炉的食档。中山的土特产丰富,有杏仁饼、黄圃腊味、粉果金咤、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石岐硖龙眼、茂生围香蕉等,其中......>>

问题八:广东的教学怎么样啊? 据我了解啊,还是挺好的,那个珠海的ibs学校还是全广东最大的学习机构呢?

问题九:广东省技师学院怎么样? 广东省技师学院是广东省人民 *** 主办,直属广东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的副厅级公办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 现有占地面积335亩,拥有博罗校本部和广州校区两个教学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册学生14526人,现有11个教学系,共开设65个专业,其中高级工以上专业40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44个,年培训量4.7万人次,年鉴定量2.1万多人次。

学院有高级职称教师139人,双师型教师428人(占教师比例94.9%),其中有1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位获院特殊津贴、6位获全国技术能手、3位全国优秀(模范)教师、1位获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位获广东五一劳动奖章、29位获广东省技术能手。

问题十:广东中山黄浦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黄浦镇地处中山市最北部,西北与佛山市顺德区为邻,东北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河相望,居“珠三角”西岸都市圈发展核心板块,与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珠海、香港、澳门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时生活圈内。

全镇土地面积8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万多,外来人口5万多,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形成“四区两园三地六村”的山水田城发展格局(即一个中心城区、一个港口区、一个绿色生态走廊区、一个历史文物保护区、两个现代化农业生态示范园、三大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是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中国家电产业配套创新基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首批工业卫星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示范乡镇(试点)、中国(黄圃)飘色之乡、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全国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农副产品深加工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四五”普法先进镇、中山市工业强镇、中山市经济强镇、中山市旅游特色镇、中山市2003-2004年度先进党委等。黄圃建制860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式腊味发源地,是中山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商贸城镇,与石岐、小榄齐名,并称“中山三大镇”。

山东在全国属于什么地位?

说我们山东很土很破很穷的朋友,不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仅仅是看了综艺节目上的大衣哥和草帽姐就得此结论,那说明你太草率了。

山东经济东西差距很大,山东东部我们俗称“胶东半岛”,是一块富得流油的宝地,青岛、烟台、威海等一批响亮的沿海城市,估计大家都晓得吧,他们穷吗土吗破吗?

内陆地区,省会济南以及周边的城市群虽不比胶东,可实力也不弱,而之所以会给人很土很穷的感觉,估计是你光盯着山东的农村地区看了,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民在总人口占比中很高,比南方省份高,这也是山东极力需要改善的地方。

但是,山东的经济确实很强大,是北方省份里最强大的一个,连续30多年排名全国全三,山东一省经济就能占去全国GDP总量的1/9,山东还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沿海港口风生水起,孕育了大把大把的知名品牌,海尔、海信、张裕红酒、青岛啤酒、浪潮、中国重汽等等等等等!

另外,山东轻工业发达,尤其纺织和食品工业,另外,重工业也很厉害,齐鲁石化、山东电力、山东海化、胜利油田等等,大家都听过吧,另外山东的IT,新型制造业也很厉害,蛟龙号在山东组装,和谐号在山东制造!

山东还是教育大省,山东考生声名在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那种!另外,还有山东深厚的文化,我觉得这不用多说了吧,给你说一个人就够了,孔子!

综上所述,外地人解读到的山东的很土很破很穷,那是你没来山东走一走看一看逛一逛,大而美,富而强的齐鲁大地欢迎你!

山东GDP比广东江苏少很多,同为经济大省究竟差在哪里?

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

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目前,全省农业产值长期居全国首位,工业产出占全国的1/8,实体经济优势突出。

都说山东是农业大省,可是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到底有多牛?山东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农机总动力、农业出口总额等多达八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位!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900亿斤以上,去年达到940.14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稳居全国第三位;油料总产326.8万吨,棉花总产54.8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位;

蔬菜及食用菌总产10327万吨,园艺水果总产1728万吨,肉蛋奶总产1473.7万吨,均居全国首位。201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62.9亿美元,占到全国的1/4左右,连续17年领跑全国。

2023各省gdp

作为中国东部的传统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处在全国领先的地位,甚至在70、80年代GDP总量还短暂的拿过全国第一,即便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之后,90年代的山东经济依然排在全国第二位,稳稳的压住江苏一头,但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和广东的GDP增速快速上升,第一梯队的经济总量也来到了9万亿量级,GDP依然徘徊在7万亿左右的山东无疑已经被江苏超越了太多,那么山东的经济发展是如何从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一步步滑落到第二梯队的呢?

国企依赖:山东的经济辉煌期出现在经济的末尾,市场经济的开始阶段,充分说明了山东的经济模式并没有深入的进入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之中,在广东和江苏紧抓时代步伐,积极招商引资的时候,山东仍旧我行我素,大搞工矿机械,依托丰富的矿产发展机械和能源产业,对于市场经济的到来明显无动于衷。结果就是在进入21世纪的后十年,民营企业丰富的江苏和广东明显市场竞争力要高于山东,市面上比较知名的消费级产品7成以上来自于江苏和广东,并且依托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规模效应,江苏的经济增长在大环境向下的情况中依然保持了7%到8%,这和国企占主导的山东拉开了差距,2018年的山东GDP增速依旧处在6%到7%的区间,体量小而增速慢,民营经济萎靡,消费产品衰退是如今山东经济的真实写照。

? 青岛在山东省内经济一枝独秀新产业迟缓:不管是因为丰富,还是因为国企政策较好,总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山东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型升级,反而继续沿着之前的路线前进,有赖于外资的引进和出口的增加,山东的数据在80和90年代依然独领风骚,毕竟基建的大肆扩张让以重工业为主要支柱的山东也能分到不少好处。山东境内并没有上海这样体量的大都市,虽然青岛很厉害,但其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很小,悲剧的是济南还是弱省会,比南京还要弱的那种,这样一来就没有城市能带动省内城市发展了。而且山东也多以重工业等型产业为主,发展潜力比起江苏要低一些。最后就是山东的交通建设也是很有问题,其公路里程在全国只排到第8位,这明显是配不上如今的山东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和上海的距离非常近,并且还成立了长三角这么个城市群,所以江苏省内的城市发展的都是比较均衡的。并且在上海的辐射下,整个江苏的交通都非常的便利。虽说苏州接下了很多上海淘汰的产业,但这些年苏州也开始转型了,还是比较成功的。

缺席互联网大潮让山东的经济慢下来:但自从本世纪互联网时代来到之后,社会财富的增长点已经从重化工和基建转移到了互联网和智能通信,那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往往会因为拥有一个两个互联网巨头而脱颖而出,浙江杭州和广东深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只有抓住新产业的最新动态,紧跟社会财富的变化打造自身产业,才能在残酷的经济竞争中崭露头角,而山东恰恰缺席了这轮互联网大潮,至今为止也没有自己的IT知名企业,也没有在移动通信领域闯出自己的天地,完美错过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热潮,基于以上几点,山东的GDP总量会被江苏超过,并且经济发展逐渐和第一梯队脱钩也属于必然现象。

中国养老金真相:东部7省市净贡献,22省份最受益

2023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各省GDP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GDP将达到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这表明,202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二、2023年各省GDP增速

2023年,各省GDP增速将有所不同,有的省份GDP增速较高,有的省份GDP增速较低。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北京GDP增速最高,达到10.6%;浙江GDP增速次之,达到9.8%;江苏GDP增速第三,达到9.1%。另外,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份GDP增速均较高,在8%以上,而江西、广西、海南、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份GDP增速较低,在6%以下。

三、2023年各省GDP规模

2023年,各省GDP规模也将有所不同。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北京GDP规模最大,达到1.1万亿元;江苏GDP规模次之,达到9.2万亿元;广东GDP规模第三,达到7.9万亿元。另外,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湖南、陕西、江西、辽宁等省份GDP规模均较大,在4.5万亿元以上,而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甘肃、海南、广西等省份GDP规模较小,在2.5万亿元以下。

四、2023年各省GDP增长贡献

2023年,各省GDP增长贡献也将有所不同。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北京GDP增长贡献最大,贡献率达到17.1%;江苏GDP增长贡献次之,贡献率达到14.3%;广东GDP增长贡献第三,贡献率达到13.2%。另外,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湖南、陕西、江西、辽宁等省份GDP增长贡献均较大,在6%以上,而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甘肃、海南、广西等省份GDP增长贡献较低,在3%以下。

五、2023年各省GDP结构

2023年,各省GDP结构也将有所不同。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GDP结构以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到60.1%;其次是第二产业,占比达到30.9%;第一产业占比最低,仅占比9.0%。另外,各省GDP结构也有所不同,有的省份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有的省份第三产业占比只有50%以下。

六、2023年各省GDP发展趋势

2023年,各省GDP发展趋势也将有所不同。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各省GDP发展趋势将以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省份为主,GDP增速和增长贡献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GDP规模也将继续扩大。而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甘肃、海南、广西等省份GDP发展趋势较为平缓,GDP增速和增长贡献率将保持在较低水平,GDP规模也将继续扩大,但增幅较小。

2023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各省GDP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GDP将达到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各省GDP增速、GDP规模、GDP增长贡献以及GDP结构都将有所不同,其中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省份GDP发展趋势将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而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甘肃、海南、广西等省份GDP发展趋势将相对较为平缓。未来,各省GDP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各省应加强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高GDP增速和贡献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钱钟书说“中国有三个半人”,该怎么理解?

文|凯风

谁是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最大贡献者?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中央调剂基金年度预算,2020年中央调剂金预计达到7398.23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加1095.23亿元,增幅达到17.4%。

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于2018年横空出世,养老金从此进入全国统筹时代。各省统一上缴一定比例的养老金,这些养老金再通过下拨的方式转移到各地方。

有省份净贡献,有省份净 受益 ,谁撑起了养老金的半壁江山?

01

这是2020年内地各省市(含兵团)养老金中央调剂情况:

哪些省份净贡献?哪些省份最受益?

养老金中央调剂,只有 7个省份是净贡献,22个省份(含兵团)净受益,3个省份上缴划拨持平

其中, 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 等7个省份是“净贡献”省份,一共贡献了1767亿元。

广东一地就贡献了1/3强,广东、北京两地合计贡献超过6成,成为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最大“粮仓”。

相反, 辽宁、黑龙江、湖北、吉林、内蒙古、四川、山西、江西、河北 等22个地区(含兵团)为“净受益”省份。

在这些省份中,东北和湖北可谓是最大受益者。

其中,辽宁净受益555.58亿元、黑龙江485.56亿、湖北186.87亿、吉林145.19,这四省占总受益额的3/4以上,仅辽宁、黑龙江两省就占比近6成。

东北三省 老龄化率过高,部分省份养老金早已收不抵支,养老问题备受瞩目,连续两年跻身最受益省份。

湖北情况有些特殊。湖北今年调剂规模相比去年增长55%,这背后是 疫情冲击所致。湖北无论是社保还是财政均面临较大压力,增加养老金转移支付规模,无疑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 云南、贵州、西藏 三省份上缴与划拨持平,收支平衡。

02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养老金中央调剂的出现,意味着养老金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着大分化,部分省份养老金已经收不抵支。

2019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919亿元,基金支出49228亿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4623亿元。

虽说就全国而言,养老金当年收入仍然能覆盖支出,加上过去的 历史 结余,还有5万多亿的总盘子。

但是, 在这5万多亿的总盘子里,广东一省就占了1万亿左右,而黑龙江已经连续多年收不抵支,养老金累计结余已是负数。

这可通过养老金可支付月数来进行衡量,这一指标衡量的是各省份 历史 结余的养老金,还能用于支付的总月数:可支付月数越多,养老金就越充裕,可支付月数越低,养老金就越紧张。

据泽平宏观数据,2018年末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可支持14.7个月的支出。

这意味着,如果每年的养老金收入与支出平衡,那么 历史 上所结余的养老金,在广东还能支付52个月,在辽宁、青海、湖北等地还能支持半年不到,而黑龙江不仅早已耗尽了所有结余,必须依赖补贴和转移支付。

不只黑龙江,未来几年,全国可能有近半省份均面临收不抵支的困局。

据2019中国 社会 保障发展报告,早在2016年,有7个省份就已出现当期(年)养老基金收不抵支( 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青海 ),据测算,到2022年,半数省份养老基金将收不抵支,其中个别省份累计结余耗尽风险加大。

这些收不抵支的省份,将主要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 其中,东北三省全部在列,没有一个东南沿海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为这一局面又平添了无数变数。

03

养老金中央调剂背后,正是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悬殊分布。

这是2019年各大省份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排行: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 社会 。

以此来看, 辽宁、山东、重庆、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7个省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 社会 ,而 吉林、安徽、黑龙江、河北 等省份接近“深度老龄化”。

与之对比, 广东、福建老龄化率仅为9%左右 ,与西藏、青海、新疆等省份处于同一区间,人口年轻化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

当然,老龄化率高,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一定处于紧张态势,这与经济发达程度、人口流入规模和产业结构息息相关。

这是2019年各大省份人口增量排行:

不难看出, 广东、浙江遥遥领先,而辽宁、黑龙江、吉林等东北三省面临持续流出。

一边是自然增长人口和外来流入人口源源不断,另一边是年轻人口持续流出、而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由此导致养老金形势越来越悬殊。

显然,老龄化率低、人口净流入的省份,尤其是持续引来“孔雀东南飞”的个别东南省份,在经济、财政、人口红利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养老金在短期不是问题。

相反, 老龄化率高,人口出生率低,还面临着年轻人口外流的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而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必然受到限制。

这将决定不同省份未来的命运。

04

养老金中央调剂,净贡献者只有7个省份,这个事实让许多人感到诧异。

这7个省份的“净贡献”规模如下:

这些省份成为净贡献者,并非没有理由。

其一,这7个省份,都是经济大省。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包揽GDP前四名,而福建位居全国第8位,上海、北京则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城市。

事实上,这些省份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财政大省,不仅是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最大贡献者,也是财政转移支付的最大贡献者。

其二,这7个省份,多数位于东部,以东南地区为主 。除了作为首都的北京之外,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均属东部沿海省份,除了山东之外,都位居东南沿海。

所以,对于养老金调剂,向来 “南金北调” 之说,并不夸张。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和养老金转移支付,又有 “东南N省养活中国” 的争论,背后同样不无道理。

其三,越年轻的地方越有活力。 一个省份、一个城市年轻人越多,意味着劳动力红利就越显著,而财政、养老金等压力就越小,整个地区的活力就越突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就越强。

反之同理。

山东GDP增量

钱钟书先生的原话是:“中国只有三个半人:两广算一个人,湖南算一个人,江浙算一个人,山东算半个人。”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基于近现代以来在这几个地方出现了对中国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以及对近代中国做出的贡献。

首先两广特别是广东,广东对中国近代发展和民族革命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翻开近代史,广东人的名字无处不在,两广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点燃中国近代反侵略的熊熊烈火以来,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便成了“反贼”云集之地。

两广的一个人:两广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典范,它孕育了一批起义和革命的有识之士。最早的洪秀全,后来的孙中山,两广之地一直是最早带头反抗的。湖南的一个人:近现代史上,湖南为中国输送了大量经纶治世的人才。满清时代的曾国藩,近代的黄兴,开国领袖里面更是不胜枚举,于是有言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儒家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尽管近代中国对儒家文化提出了很多批评甚至鄙视,但儒家文化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尽管近代主义已经过时了,但是儒家文化仍然是一种不能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去除的文化和信仰。当然,近代山东虽然涌现了如吴佩孚等众多历史名人,但其影响而言,依然不如两广、江浙和湖南等地,因此,山东被钱钟书称为了“半个”。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频发,不利影响明显增多,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突发意外因素带来严重影响,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回落,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总体评价是:“总体来看,一系列扎实稳定的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克服了意外因素的不利影响,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特别是第二季度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稳定了经济市场。”

同时,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31个省级行政区2023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这是近年来的第一次。过去,全国数据发布后,各省统计局都独立发布相关数据。)

其中,23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中西部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宁夏和陕西增速位列前两位,分别为5.3%和5.2%;

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上海和吉林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为-5.7%和-6.0%,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下降2位和1位;

全省头部表现稳定,山东绩优:以3.6%的增速领跑前四,增量2811亿元,超过广东、江苏,位居全国第一,多年未见。

01企稳反弹,稳定市场。

“经济发展极不寻常”、“意外因素带来严重影响”、“深度下滑”.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需求萎缩、供给冲击、中国经济发展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持续显现。

特别是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疫情频发,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冲击。

4月份,在疫情来袭、主要指标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各方面加大稳增长力度,积极促进物流畅通,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确保了二季度的正增长。

从走势上看,4月份受意外因素影响,主要指标明显回落。自5月份以来,经济逐渐好转。随着疫情防控整体好转,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有效。5月份经济止住了4月份的下滑势头,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了意外因素的冲击,保持了正增长,非常不容易。

但2.5%的增速与今年5.5%左右的目标相差甚远。目标能实现吗?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傅表示,下一阶段,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影响等不可预料的因素,经济运行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大、潜力大、空间广的特征明显。

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排名前四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分别实现总产值59518、56909、41717和36222亿元,总量近20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34.5%)。

四个省份的业绩与全国市场有关。作为沿海省份,四省开放型经济发达,外贸依存度高,更容易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从增速看,广东省增速为2.0%,比全国平均增速慢0.5个百分点;江苏增速1.6%,比全国慢近一个百分点;浙江省增速2.5%,与全国持平;山东省表现较好,增速为3.6%,比全国快1.1个百分点,是全国的1.44倍。

从增量来看,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广东、江苏、山东、浙江GDP分别增加2292、1709、2811、1666亿元。山东以2811亿元的增量位居四省之首,也是全国第一,多年来第一次。

由此,山东与广东、江苏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山东与广东的差距从2021年上半年的18320亿元缩小到2023年上半年的17801亿元;与江苏的差距从2021年上半年的16293亿元缩小到2023年上半年的15192亿元。

与此同时,浙江与追赶者的距离进一步拉大。的领先优势已经从2021年上半年的4350亿元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5465亿元,增加了1115亿元。

山东作为第三大经济省,地位越来越强,为全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多年的“蛰伏”,山东正迎来难得的发展局面。

近年来,山东正视问题和短板,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_”,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事,积蓄了强大势能。

反映在经济数据上,在五年时间里,地区生产总量

值连续跨上三个万亿大台阶,2021年达到8.3万亿元,年均增长6.1%。今年上半年突破4万亿元,全年有望迈上新台阶。

03 上海吉林“回补”,牵动全国

疫情冲击下,两地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受到了较大影响,地区经济出现下滑,失业率水平短期升高。

从4月1日浦西封控时算起,上海全市层面的封控管理持续了61天。从生产角度来讲,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停工停产两个月,对整个经济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3.7%,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12.5%。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五个中心不仅仅是为了上海,还要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讲,上海的复工复产以及正常生活的恢复,显得极为迫切,会对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支持。

尽管二季度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上海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从生产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5月为下降30.9%;从消费看,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1%,但降幅比上月收窄42个百分点;从就业来看,上海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9.7。

吉林的主要经济数据也呈现逐步企稳向好态势: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上个月为下降4.9%;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上个月为下降1.5%;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作为汽车重镇,上海、吉林在全国汽车生产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两地经济逐步恢复,汽车行业生产增长加速。6月份,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别增长13.9%和6.3%,5月分别为下降30.9%和4.9%。无论是从产量还是从增加值情况来看,对于整个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的回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4 中西部“逆袭”,山西陕西“抢眼”

从区域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东慢西快”现象。

二季度,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别增长2.3%和2%,增速均快于全国。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长同样快于东部。

从生产看,二季度,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支撑了经济增长。二季度,中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别增长5.9%和6%,均快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从投资看,上半年,中部、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7%和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6.2和3.5个百分点。

从省份看,增速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有九个位于中西部。其中,位于中部地区的山西和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表现抢眼:

上半年,山西GDP突破1.1万亿元,增速为5.2%、排名全国第二位,增量达到1962亿元、仅次于山东广东排名全国第三位,将与广西的差距缩小到仅725亿元,全年有望进位;

上半年,陕西GDP突破1.5万亿元,超越江西,排名全国第14位;增速达到4.2%,增量为1709亿元、超过浙江与江苏省相同,在全国排在第六位。

陕西、山西是典型的能源大省,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利好,两省能源工业增速加快,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两省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上的努力也收到成效。

比如,5月份,陕西规模以上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增长11.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3.6%,汽车制造业增长12.9%。

1-5月份,山西省工业新动能不断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9.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99.0%,节能环保产业增长63.7%,均快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

发挥好能源优势,做长长板,同时,培育好新动能,摆脱路径依赖,两省经济就能行稳致远,赢得主动。

这是一次大盘点、一次再出发。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当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三重压力犹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还要付出不懈努力。各省,尤其是头部省份要扛起更重的担子,展现更大的作为。

相关问答:2021全国31省gdp排名

2021全国31省gdp从高到低排名为:

1、广东:2021年GDP增速为8%;

2、江苏:2021年GDP增速为8.6%;

3、山东:2021年GDP增速为8.3%;

4、浙江:2021年GDP增速为8.5%;

5、河南:2021年GDP为增速为6.3%;

6、四川:2021年GDP增速为8.2%;

7、湖北:2021年GDP增速为12.9%;

8、福建:2021年GDP增速为8%;

9、湖南:2021年GDP增速为7.7%;

10、上海:2021年GDP增速为8.1%;

11、安徽:2021年GDP增速为8.3%;

12、河北:2021年GDP增速为6.5%;

13、北京:2021年GDP增速为8.5%;

14、陕西:2021年GDP增速为6.5%;

15、江西:2021年GDP增速为8.8%;

16、重庆:2021年GDP增速为8.3%;

17、辽宁:2021年GDP增速为5.8%;

18、云南:2021年GDP增速为7.3%;

19、广西:2021年GDP增速为7.5%;

20、山西:2021年GDP增速为9.1%;

21、内蒙古:2021年GDP增速为6.3%;

22、贵州:2021年GDP增速为8.1%;

23、新疆:2021年GDP增速为7%;

24、天津:2021年GDP增速为6.6%;

25、黑龙江:2021年GDP增速为6.1%;

26、吉林:2021年GDP增速为6.6%;

27、甘肃:2021年GDP增速为6.9%;

28、海南:2021年GDP增速为11.2%;

29、宁夏:2021年GDP增速为6.7%;

30、青海:2021年GDP增速为5.7%;

31、西藏:2021年GDP增速为6.7%。